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06日

6月6日,科技部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继续关注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以及热点区域,选定“‘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和“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两个专题开展监测分析。为积极应对全球变化,在中国参加GEO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的领导和财政部的支持下,科学技术部于2012年启动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今年是科学技术部第四次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
1
“‘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专题


秉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和合作共赢理念,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主要利用2014年国内外卫星遥感数据,系统地生成了监测区域陆域与海域现势性较强的土地覆盖、植被生长状态、农情、海洋环境等方面的31个生态环境遥感专题数据产品。

本专题监测区分为陆域监测区和海域监测区

陆域部分就7大区域、6个经济走廊及26个重要节点城市的生态环境基本特征、土地利用程度、约束性因素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一带一路”陆域监测区域划分


“一带一路”经济走廊

海域部分就12个海区、13个近海海域和25个港口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系统监测和分析。

“一带一路”海域监测区

主要结论概括如下:

 “一带一路”沿线陆域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森林、草原、农田等生态系统多样,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区域差异大。森林、草地、农田总面积为3673.52万㎞²,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69.11%。


森林生态系统


2014年“一带一路”陆域监测区森林总面积为1279.33万k㎡,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35.10%,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24.07%;森林地上生物量达1495.03亿t。



草地生态系统


2014年“一带一路”陆域监测区草地总面积1234.42万㎞²,占全球草地总面积的34.88%,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23.22%;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总量达7.77亿t。


农田生态系统


2014年“一带一路”陆域监测区农田总面积1159.77万㎞²,占全球农田总面积的53.28%,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21.82%。北部农田带种植模式以一年一熟制为主,主要作物为小麦。南部农田带南亚中部一年一熟制为主;北纬30°附近一年两熟制为主,主要作物为小麦和玉米;东南亚地区出现一年三熟制,主要作物为水稻。粮食主产区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的总产量分别为16269万t、48908万t、36023万t和1699万t。

土地利用程度


“一带一路”陆域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平均值为0.34,但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地区差异极大。与人口聚集及农业大面积开发紧密相关,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欧洲区、东南亚区和南亚区;受干旱、寒冷和高海拔等因素的影响,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东和北非。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图


经济走廊建设约束性因素


六大经济走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载体,走廊沿线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对“一带一路”建设有重要影响,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不同经济走廊及每个走廊的不同分段其主要生态约束性因素不尽相同,主要的生态环境限制因素有干旱、荒漠、高山、严寒和保护区。
 “中蒙俄经济走廊”严寒区段总计长约2300公里,山地区段长约650公里,荒漠区段长约400公里,且自然保护区广布;“新亚欧大陆桥”全长超过10000公里,其中中亚段有长约1800公里的生态敏感地段;“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中国-中亚段2240公里穿越荒漠区、360公里穿越天山山脉,西亚段820公里穿越荒漠区、1400公里穿越山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北段约700公里穿越海拔高于2000米的区域,南段有各类自然保护区259个;“中巴经济走廊”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北段约940公里穿越海拔普遍高于4000米的喀喇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南段的巴基斯坦南部全长约490公里穿越干旱和荒漠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全长近4000公里,中缅段长约1500公里,穿越云贵高原和缅甸北部山地,印孟段孟加拉湾地区降水多、洪涝灾害频发,沿线自然保护区分布广泛。




重要节点城市和港口


重要节点城市和港口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欧洲城市整体发展成熟,绿地占比高,城市环境良好,灯光指数呈现出轻微的下降趋势,如布列斯特的建成区内绿地面积占比50.84%,灯光指数年增长率为-0.42。西亚城市建成区绿地占比普遍偏低,灯光指数年增长率较大,城市扩展较快。中亚城市普遍欠发达,如塔什干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占比9.73%,灯光指数年增长速率较低。东南亚灯光指数普遍呈现出“高密度、高增长率”的特点,如万象建成区灯光指数年增长率为1.23。




成熟型的港口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岸线资源丰富,如新加坡和圣彼得堡,城市建成区绿地占比分别为29.66%和27.49%,港口码头岸线长度分别166.40km和74.55km,经济社会发达,但未来港口发展可能面临较严峻的“港”、“城”冲突。处于起步阶段的港口城市,城市规模较小,港口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如瓜达尔和皎漂,城市建成区绿地占比分别为14.51%和22.92%,港口码头岸线长度分别为2.50km和2.63km。




海域生态环境


2003-2014年,12个海区的海水透明度总体呈增高趋势,水质环境总体好转,呈现近岸低、外海高的空间分布格局。


2003~2014年平均海水透明度分布

2003-2014年,12个海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叶绿素浓度)和净初级生产力(NPP)总体呈现近海高、陆架次之、外海最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2014年叶绿素浓度分布变化

2003年~2014年平均净初级生产力分布

为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区域、廊道与节点城市规划建设中提出如下建议:

(1)东南亚区、南亚区、中东欧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生态条件良好,生态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大,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应重点关注的区域。但是,在这些区域中,东南亚区和南亚区热带雨林与亚热带山地森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欧亚大陆高纬度地区的亚寒带针叶林生长缓慢,自身恢复能力差,一旦破坏难以恢复。因此,在规划和建设中应特别重视这些区域的生态保护问题。

(2)主要经济走廊的建设对沿线区域的经济将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会对走廊沿线的生态环境构成新的压力。如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穿越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干旱区,水资源严重匮乏,荒漠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要以水资源承载力作为约束条件制定区域产业的优化布局方案。因此,在经济走廊及其节点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应加强科学论证,充分评估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

(3)部分封闭的海域,因临近大江大河河口和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较大,如鹿特丹、迪拜-阿巴斯-多哈、卡拉奇等港口的临近海域海水透明度低、叶绿素含量偏高。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相关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2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主要基于多源遥感与气象数据,对2015年度全球65个农业生态区的气象条件、全球7个农业主产区及中国7个农业分区粮油作物种植与胁迫状况、全球粮食产量与供应形势进行了遥感监测和分析,并对2016年全球粮油生产形势进行了展望。报告独立客观地反映了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宗粮油作物生产状况,对增强全球粮油信息透明度、保障全球粮油贸易稳定和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产量达27.65亿吨,增产476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全球小麦产量为72432万吨,同比增产249万吨,增幅为0.3%;全球玉米总产量为99032万吨,与2014年基本持平;全球水稻总产量为74200万吨,较2014年减产111万吨,减幅为0.1%;全球大豆产量为30879万吨,同比增产296万吨,增幅为1.0%。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印度尼西亚水稻、南非玉米、埃塞俄比亚玉米和小麦产量显著下降,但全球大宗作物产量仍与2014年持平。
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56808万吨,较2014年增产431万吨,增幅为0.8%。其中,夏粮总产量为12570万吨,较2014年增产216万吨,增幅为1.7%;秋粮总产量为40726万吨,同比增产242万吨,增幅为0.6%。强厄尔尼诺以及病虫害未对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造成显著影响。
2016年,澳大利亚、巴西和阿根廷三个南半球小麦主产国预计小麦总产量为4296.6万吨,相比2015年度将减少137.8万吨;受严重旱情影响,南非玉米平均单产同比下降16%,玉米种植面积同比大幅下降34%,预计2016年南非玉米总产量将下降到732.1万吨,同比减产588.6万吨,降幅高达44.6%;,中国夏粮产量受单产下降和种植结构调整双重影响,预计将下降至12177万吨,降幅为2.9%,其中冬小麦总产量预计为11121万吨,较上一年度减产2.0%。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由国家遥感中心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共同完成。


2015年度报告和相关数据集产品均同步公开发布,并提供网络在线服务,发布地址:国家遥感中心门户网站(http://www.nrscc.gov.cn)、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http://www.chinageoss.cn)和中国搜索门户网站(http://www.chinaso.com)。